Apple和Google勁敵多年,Apple主要在手機上爭市場份額,Google 在廣告投放上獲利。每一次蘋果推出新產品,都收到Google的跟風。當然消費者並不反對競爭,因為有競爭,才有進步。不少業內人士都知道,谷歌Android系統是對蘋果iOS系統的模仿和重新創造,相比之下,iOS系統穩定且優異。實際上,Google的這種失敗跟Google產品超高技術含量支持毫無關系,而是由產品設計本身的薄弱性導致的結果。 

 
產品失敗範例

失敗第一例, Google TV成了谷歌的"阿基琉斯之踵",因為大眾消費者實在無法接受谷歌絞盡腦汁把Google TV的操作方法設計得和PC電腦一樣復雜。

失敗第二例,谷歌電郵系統Gmail已經推出數年,然而眾多"極客"們斥責谷歌把它設計成了一個"對話範本",另一邊,幾乎所有普通用戶則更加喜歡使用老品牌郵箱,例如Yahoo和Hotmail郵箱。

失敗第三例,谷歌Android操作系統雖然比蘋果iOS系統擁有更多技術性的優勢,但是復雜的操作性能和本身系統的不穩定因素給用戶留下總是讓用戶更加傾向於蘋果iOS。

總的說來,谷歌都是為"專業極客們"設計出來的產品,然而蘋果則是為了大眾設計出簡明好用的產品。你知道,極客用戶群體過於小眾化,想要成為數量龐大的普通消費者市場上的寵兒尚且困難重重。

Google和Apple不同定位

谷歌和蘋果兩家公司產品設計存在很大差異性主要緣於他們對公司價值定位有所不同。谷歌注重技術文化,公司技術性工程師人才可謂眾星雲集;蘋果則註重產品設計藝術和市場文化導向,一切的設計都是為了支持產品功能和形式的普及度。

斯蒂夫·喬布斯其實和在Google很多員工一樣聰明,他是舉世無雙的天才,但是Google公司對這樣帶有極度偏執色彩的天才並不感冒。

倘若Google想要成為大眾市場品牌的嬌寵,Google還是需要接納大量的此類型天才。

據悉,蘋果和Google執行的招募員工策略也有很大不同,其中的區別主要見於大學類型的選擇上。Google看重美國高等工程技術類大學,比如說斯坦福大學和麻省理工大學;蘋果也會喜歡斯坦福大學,但是更側重於像"聖何塞州立大學"那樣藏龍臥虎的高校。

當然,Google決然不會去雇傭 "聖何塞州立大學"所有隨性的天賦型人才,因為Google認為他們還不足以聰明到完全勝任Google的超高技術性含量工作,也許算是一種自負吧。不過我們相信終有一天Google為了爭奪大眾市場,將逐步重視改變產品設計理念,做出像蘋果那樣簡潔、生動、易用的產品,畢竟大眾消費者也特別喜歡"聖何塞州立大學"人才呈現出來的美觀、實用的產品。

因此,客觀的來說,Google如果想要推出大眾口口相傳的超人氣產品,可以嘗試雇傭一些富於靈性但睿智的大學輟學生,比如"聖何塞州立大學"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總之,Google代表理性的智慧,而Apple富於隨性的天賦。

Source: http://hk.ibtimes.com/articles/10097/20120327/apple-google-ios-yahoo-google-tv-pc-android.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Phone repa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